纳劳基法后福利遭砍 住院医师不满工时不减反增

台北医师职业工会大呼,年休不缩水工时不变。郑郁蓁/台北报导

住院医师劳基法上路一个月,台北市医师职业工会搜集检视各医院契约后痛批,不少大型医学中心法律上路之际大砍医师福利,将原本优于劳基法的契约修恶,不仅大砍住院医师年休日,甚至「曲解」劳基法本意,将工时「上限」解读为「下限」,医生工作日不减反增。

台北市医师职业工会作天举办记者会,列举纳劳基法后三大弊端,包含资方契约摆烂,薪资不透明、曲解劳基法,工时反而更长、以及年休缩水。

医师职业工会指出,除了公立医院外,许多私立医院契约薪资都一笔带过,医师担心没附上薪资明细,签约后才知道新的计薪方式。例如亚东医院取消行之有年的「值班费」制度,医师即使想诉讼,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

台北市医师职业工会理事长黄致翰表示,根据劳基法84-1条责任制采用劳雇双方约定时的精神因应工作与训练内容弹性调整工时,劳资双方达成的「非轮班制4周工时不超过283小时」为上限,现在却遭医院曲解为下限。

例如北部某医学中心就定出最低下限,包含病理科放射科等原本二线科、门诊科每月只要工作180小时,却被要求工作200小时,强制医师在医院待满八小时。彰化基督教医院则拿着「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的规定,让原本周休二日的住院医师,如今周六也要出勤,黄致翰痛批,连小学生都看得懂「至少」的意思,医院怎么会看不懂?

屏东基督教医院企业工会理事长詹智钧也指出,屏基唯一一名小儿科住院医师原本七月班表每月只要工作230~240小时,因应纳劳基法,契约要求工时增加到每月283小时,詹智均表示,修法精神在于给予医师弹性,而不是「空白授权」,把医生的班表填满,让劳动条件下降。

台北市医师职业工会、台大医院企业工会法律顾问王硕批评,如果以同样的人力状况,医院过去可以兼顾临床训练与病患权益顺利运作,为何现在就要砍休假、薪资,将住院医师既有的工作条件改恶,这是恶性发展

这些「不违法」的乱象,黄致翰强调,道德上非常站不住脚,期盼卫福部劳动部出面,针对该罚的要罚,纠举这样的现象,不要让住院医师因为纳入劳基法反而有福利变差、不符预期情形出现。

卫福部医事司长石崇良则表示,住院医师纳劳基法后,是否违反劳基法,须由劳动部认定,但卫福部是住院医师主管机关,因此将会立即针对被点名医院,要求于一周内提出相关说明,以保障年轻住院医师的劳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