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多益通】跟着型男学做台菜 英文、姻缘一起GET!

文/陈胤祖

循地址来到永康街一栋不特别显眼的公寓楼下,这里是林宗翰私人厨房「Wayne的口嗜心飞」的位址,其所定期开办的「单身限定」料理课程,在消息释出一个月,半年内的12场课程就已接近额满,其中更有近七成是基于回流、转介而报名;还有学员因为参加课程,彼此认识而交往。因促成多对情侣,媒体报导创月老厨房,风格独具

不只台湾饕客,林宗翰的客群还包括欧美观光客,透过流利英语,导览他们逛市场买菜、进行台菜教学;甚至还有耐吉台达电等大企业,都曾主动请他为员工上料理课。这些活动,每个月只需花费新台币2,000元的行销宣传费用,就能为林宗翰带来100倍的净营收。这一切,和他英文好(TOEIC 865 分)、且深知「客户关系管理」的道理息息相关。

不过,回顾林宗翰的学经历:留学读的是艺术设计,而后从事摄影、设计专案经理、行销专员软体业务员……,这些似乎都很难与料理产生连结。

不吝分享 成就国际旅客必访的料理课

在澳洲留学结束回到台湾,林宗翰只短暂从事设计相关工作三、四个月,便转换跑道。崇尚自由的他,为了拥有更宽广的挥洒空间,选择从事行销和业务工作,「因为学会这两项能力,能开启未来很多可能性。」其中,在资讯公司担任「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体业务员的经验,更深刻地影响着他。

有别于其他业务员,林宗翰会设法提升客户的回流、转介率。「我选择只专注在两、三个客户,花很多心思经营跟这几个客户的关系。」在维持良好的关系下,客户不但会重复购买公司的产品,也会顺势介绍其他客户,形成「滚雪球」效应。

举例来说,每一次的料理课程,林宗翰都会让上课的学员创立一个LINE群组,作为彼此交流、互动的平台。当学员后续对上课内容有其他问题,林宗翰也会透过群组给予协助和解答。偶尔,他还会在群组内分享自己研究食谱,和学员保持联系和关系。

▲ 林宗翰透过流利的英语,为国际观光客进行课程导览和解说。(摄影/陈胤祖)

因为英语口说不成问题,林宗翰的客群还包括来自欧美日的观光客。除了全程以英语进行课程导览和解说,他同时也在Facebook成立「Make My Day Cooking Lab」粉丝专页,以英文发布活动内容和纪录,吸引外籍人士浏览。有的旅客在来台前,还会写信询问课程的细节内容,让他有机会与国外潜在客户产生初步的接触和互动。

在这些旅客当中,更有持续保持联系、一再报名课程的学员。林宗翰表示,有的学员在返国后,会透过英文书信和他交流料理心得;甚至,有些旅客每年会固定来台旅游一、两次,而他的料理课程就被列入了必备行程之一。

贯通东西方食材特色 展现料理新创意

林宗翰会走上厨师一途,其实和他的料理天赋发迹得早有关。在国外留学期间,因为不方便餐餐外食,他开始学习如何下厨,课暇之余便会研究食谱、逛市场买食材。「因为这样,我才了解到很多食材、调味料和烹饪方法要怎么用英文表达。」

义式炖饭有浓厚兴趣的他,为了让口感味道更道地,当时会到一条义大利餐厅街,品尝、揣摩每间餐厅炖饭的味道,再思考如何改良自己的料理配方。他举例,义大利米炖起来,米心坚硬但弹牙;若以台湾米做炖饭,同样的料理方式容易使米心熟透而软烂。

为了仿制义大利米的特殊口感,他想到「煮水饺」的原理,也就是冷却外层,使面皮维持弹性、内馅却能熟透。以类似的方法,他尝试先将台湾米泡水、放到冰箱冷藏几个小时,再直接下锅煮,果然成功做出了相同口感的台湾米炖饭。

回到台湾后,每当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林宗翰的厨艺一次次受到肯定,这也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料理天赋,并开始对外「料理教学」。随着客人更多元的需求,林宗翰也不断研究其他食材的料理方式。「有些客人要求吃到干贝、带骨猪排,我就必须学会怎么把这些食物做得好吃。」同时,他设法简化流程、缩短下厨时间,以满足大量制作需求,而这些厨艺精进的经验,也成为他课程上传授给学员的素材。

「我喜欢透过料理跟人互动的感觉。」过往的业务经验,让林宗翰更懂得如何维系客户关系;料理课程与英语力优势的结合,则足以在国际观光客市场立下不败之地。目前事业稳定发展的他,未来将持续拓展国内外市场,用美食抓住更多人的胃。

About林宗翰(Wayne Lin)出生:1978年现职:「Wayne的口嗜心飞」创办人经历:叡扬资讯云端服务咨询顾问、开国有限公司行销专员英语程度:TOEIC 865 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English Career》No. 64

延伸阅读》英文够好 七年级生职涯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