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地瓜、芋头哪个好?吃这款「纤维+矿物质」完胜
▲芋头香甜,可入菜亦可做成甜点。(图/翻摄自pixabay)
文/刘素樱
虽然马铃薯有时会被误认为蔬菜,但它和吃起来粉粉的、会有饱食感的芋头、地瓜都属于淀粉类食物。到底这些看起来「原型」的地下根茎类食物营养如何?是否比吃米饭和面营养?
认识根茎类淀粉―马铃薯、地瓜和芋头
马铃薯、地瓜、芋头富含淀粉,可提供糖类作为身体能量,因具饱腹感,所以也可作为主食。这些根茎类淀粉因水分含量较高,故每百公克热量只有米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且是主食中较能保留住维生素C者。此外,根茎类食物的淀粉因含较高比例的支链淀粉,加热后会糊化而具高黏稠性,故也常被制成淀粉,用来增稠,例如马铃薯粉(太白粉)或地瓜粉常被用来勾芡菜肴。
在欧洲,马铃薯有「大地的苹果」别称,最主要的用途是直接食用,但也会加工为薯片、炸薯条,或制成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故含具有毒性的茄碱,所幸茄碱的含量会随植物的成熟而快速降低,且马铃薯块茎的含量并不高,故正常食用马铃薯并不会有中毒的疑虑。尽管马铃薯的营养较精制白米、面粉好,且热量较低,但平日所吃的马铃薯多半已经过度加工或调味,仍需留意摄取量,以免吃过多而发胖。
▲马铃薯也常被加工成薯条、薯片。(图/翻摄自pixabay)
在台湾,地瓜(或称番薯、甘𫉄)是较马铃薯更为人们所熟悉的地下根茎类食物。番薯为旋花科植物,在台湾有很多品种,常见的黄肉番薯含维生素A,口感绵密、松软;红肉番薯口感细软、甜度较高,维生素含量较高,两者均适合蒸、烤,或煮粥、炸薯条,制作糕点。紫番薯因口感、风味较差,故常被磨成泥制成煎饼,或用来做加工原料。不同于茄科的马铃薯,番薯不含茄碱,故即使发芽还是可以吃。
芋头为天南星科植物的地下茎,因结球茎时雨水多寡会影响口感,故少雨的冬天芋头口感较绵密好吃,多雨的夏天口感则较差。芋头营养价值接近马铃薯,其质地松软、煮熟后口感绵密,味道香甜,可作为主食,亦可入菜搭配或做成甜品。芋头削皮时产生的白色渗出物会刺激皮肤,造成皮肤搔痒,故削芋头皮时最好戴手套或将芋头煮熟后再去皮,预防黏液刺激引起的手痒。
地瓜、芋头和马铃薯,挑哪种比较好?
● 基本营养素:三者差异不大,但因马铃薯水分含量超过八成,故相对热量就比较低;地瓜因糖质含量较高,故吃起来是三者中最甜的。
● 纤维:地瓜、芋头纤维量较高,为马铃薯的两倍。虽然地瓜和芋头每百公克纤维只有2.5公克左右,但通常一条地瓜就有两、三百公克重,故根茎类淀粉也是补充纤维的好管道。
▲地瓜纤维含量高。(图/翻摄自pixabay)
● 维生素和矿物质:矿物质方面以钾含量较丰富,其中芋头最高,其次是马铃薯,最后才是地瓜;维生素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含维生素C,其中以地瓜含量较高。地瓜也含维生素A,红肉地瓜含量特别丰富,每百公克所含的量达每日饮食需求五倍,为补充维生素A的良好食物。
发芽、绿色及未熟的马铃薯不要吃!
茄科植物,包括马铃薯、番茄、茄子都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碱(简称茄碱)。这些生物碱是茄科植物制造用来保护自己、对抗环境的植化素,故未成熟、受伤的,或发芽的马铃薯中含量较高。由于茄碱不会因加热、烹调而分解,且食用过量茄碱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故预防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食用未成熟的绿色马铃薯、发芽马铃薯,及大量摄取富含茄碱的马铃薯皮。本文摘自《营养师百问百答:图解营养学‧百大饮食迷思全破解!》/ 刘素樱(营养师Stella)/和平国际文化